Switch to my Notes

[一周总结] ~ 歧路多亡羊

cover

又到了一年的最后一天,赶紧趁着最后的几个小时更新一篇博客,要不然大家会以为我之后都不会更新了(哈哈)。其实今年写了很多草稿,大部分只取了标题和拟好提纲,写着写着就没有了下文,导致最后也没有发出去。这让我想到歧路亡羊的故事,讲的是古代有个人跑走了一只羊,但因为歧路太多,不知道顺着哪条路去追,结果把羊弄丢了。就像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更新博客,倒不是没有内容写,而是想写的东西太多,导致最后一篇也没有写完。


1. 2023之游戏总结

“呐,玩游戏,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今年可谓是游戏大年,各类游戏接踵而至,令人应接不暇。虽然今年的游戏很多,但可惜的是我并没有太多的玩游戏的时间。不过今年还是有许多令我印象深刻的游戏,完整的游戏列表参考fishinglab。接下来我挑两个聊一下(想到哪就聊到哪)。

1.1 密特罗德:究极 复刻版

我的年度最佳游戏

密特罗德系列属于历史比较久远的了,从第一作开始就奠定了“探索-解谜-动作”的基础玩法,甚至后来还有以“类银河恶魔城”命名的游戏类型。我第一次完整打通的是在3DS上的「密特罗德:萨姆斯归来」,当时就对它的地图设计叹为观止。不过3DS上滑杆实在有点反人体工程设计,玩久了之后大拇指会疼。

3ds_metroid

3DS上的密特罗德,机器人这关我打了很久才打过去,大拇指痛了一天

之后又接着打通了Switch上的「密特罗德:生存恐惧」。当体验了3DS的密特罗德之后,在新的平台就能明显感到画质和动作流畅度的提升。这一作也是少数能让我宁愿牺牲睡眠时间来肝的游戏,对于它的喜爱这里就不多说。

NS_metroid

光是看到这张图,我又想起了被E.M.M.I追逐的恐惧

在体验了两作密特罗德之后,今年一听到「密特罗德:究极」要复刻,我毫不犹豫在第一时间把实体卡带加入了购物车。与之前我玩过的密特罗德不同,密特罗德:究极系列(或者说Prime系列)属于3D第一人称视角。我在这之前很少接触第一人称视角的游戏(除了逃生和泰坦陨落,几乎就没有了),所以这次的密特罗德给了我全新的体验。

shaolin_soccer

事实证明,第一人称+银河恶魔城,很有搞头!

密特罗德:究极」原作是2002年发售的,一开始我是以老游戏的预期来看待的。当我第一次打开游戏,看到精细的画面材质,爆炸时产生的反光效果,舒适的操作体验,立马对它改观。这一作的地图设计还是保持系列一贯的高水准。整个流程也是系列一贯的思路:探索新地图-碰到过不去的地方-找新能力-打Boss-获取新能力-回到过去不的地方探索新地图。这一作的难度还是属于比较高的,尤其很多Boss战需要动脑才能打过去,而不是一味蛮干。

NS_Metroid_Prime

在2002年玩到这个游戏的玩家得多么幸福

如果说前面90%的流程可以打10分的话,那最后的10%的流程我只能给零分。尤其最后需要找到所有图腾才能解锁,这种设计只能说增加了太多无谓的跑图时间。考虑到原版是2002年的游戏,这样的设计也不难理解。总体上,这款游戏让我感受到了第一人称+银河城地图这种有趣的组合。希望明年能把后两作继续以这种形式复刻到Switch上,我肯定会第一时间买单。

NS_Metroid_Prime_2

游戏中的这些谜题是令我最头疼的地方

1.2 蓓优妮塔起源:瑟雷莎与迷失的恶魔

我的年度最出乎意外的游戏

去年贝姐3打完之后,我整个人处于意犹未尽的状态。考虑到光头今年也离职了,不知道下一作贝姐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不过今年我也体验了小贝姐,也就是「蓓优妮塔起源」。

最初我对这款游戏的期待也不是很高,加上在预告时的绘本风格,以为它就是光头做的一个小品级游戏。在实际体验了第一章的Demo之后,我也没有感觉到有太大的吸引力。但在微博里看到大家的评价还不错,最后我选择购买了实体卡带。在玩到后续章节,我才发现这款游戏在动作、谜题设计上都花了很多心思。最后我也是一口气打通了全部十三个章节加上贞德外传。

NS_Bayonata

游戏中的过场都是采用这种绘本风格,非常有创意

「蓓优妮塔起源」对我来说最棒的地方在于游戏节奏,一个词概括就是松弛得当。许多优秀的游戏对我来说在节奏把控上都有问题,比如前面说的「密特罗德:究极」,在游戏最后的部分略显拖沓。还有我非常喜欢的「鬼泣3」,最后莫名的重复打之前的Boss也让我很是厌烦;「王国之心3」最后的车轮战,纯粹就是偷懒的设计。能举的例子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去吐槽。「蓓优妮塔起源」给我的感受就是真正做到了起承转合。每一章的长度并不会刻意弄成相等,比如第12章只有六分钟,因为这一章开始整个故事接近最高潮,为了营造出一种紧迫感,就不需要像前面章节那样一两个小时。从故事整体看,有反转,有铺垫,玩家能一步步地观察主角的成长。尤其最后一章,看到瑟雷莎成为真正的魔女,不禁让我这个系列忠诚粉丝激动得潸然泪下。

NS_Bayonata2

从迷茫,放弃,到最后对自己的肯定,真正的魔女强大的不是力量,是内心

游戏的操作让我想起来一个久远的游戏「兄弟:双子传说」,手柄左右分别控制两个人的动作。「兄弟:双子传说」的制作人就是后来制作了双人成行的那位。但相比「兄弟:双子传说」,「蓓优妮塔起源」把这种操作又提上了一个新高度。如果是使用Joycon,这作完全可以一人使用一个Joycon,变成双人游玩。


2. 2023之读书

不求甚解

相比玩过的游戏,今年看的书就显得非常少。不过今年有几本书还是想聊一聊。首先是「游戏结束」,讲的是早期任天堂的发展历史。最精彩的当然属于俄罗斯方块的版权之争。今年这段历史还被拍成了电影,但跟真实历史之间还有不少出入。如果想了解这段历史,还是推荐看这本书,其中有不少细节描述。当然,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节目了解这段历史,这里推荐半拿铁关于这段历史的系列播客,以及B站红酒汤姆一世的一些节目:

推理小说主要读了三津田信三的「如首无作祟之物」和阿加莎的「罗杰疑案」,这两部作品有个共同特点,都是属于叙述性诡计类型。我对叙述性诡计的作品没有任何抵抗力,比如对于这类型的游戏(如AI梦境档案系列,枪弹辩驳系列,幽灵诡计等)我都是废寝忘食来通关的。之前被安利过一部叙述性诡计的电影「爱的成人式」,我也是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叙述性诡计的作品最怕的是在看/玩之前就知道它是叙述性诡计,这样便会去猜哪个部分作者用了误导性的手法,失去了核心的乐趣(被人玩弄的乐趣)。这点在我读「罗杰疑案」的时候就体现得特别明显。所以在最后得知凶手的瞬间我也没有太过惊讶。我想以后在跟别人推荐这类作品的时候,尽量避免提及叙述性诡计,给别人留出最后反转带来的冲击。

今年入手了不少实体漫画。之前的「火凤燎原」也是出一本买一本。总的来说,我觉得今年买得最划算的是简中版的「迷宫饭」。不得不说简中版的漫画相比繁中要便宜太多,希望以后能多多引进吧(但求不删减)。「赌博堕天录」还在追连载,因为没有中文版,我主要看的是贴吧老哥汉化的版本。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翻译乌龙,也是我看了这么多年漫画头一次遇到令人忍俊不禁的翻译乌龙事件。

事情大概是,在「赌博堕天录」的主角团中有一位中国人,日语的发音是chan,汉化组将其翻译为了『张』。直到最近有一话中,『张』拿出了自己的印章,上面刻的是汉字『陈』。汉化组此时意识到了翻译错误,但由于已经按照『张』翻译了好几年,大家都已默认为『张』。汉化组的做法是指『张』为『陈』,把印章上的字用PS换成『陈』。不过最终汉化组还是改了回来,并对此进行了一番解释。即使如此,目前维基百科上用的还是『陈』。😅

kaiji_fix

汉化组对该乌龙事件的解释

其他有意思的书,像栾保群先生的「扪虱谈鬼录」已经看完,目前在看它的姊妹篇「说魂儿」。我想之后再整理一遍,单独写篇博客聊一聊。还有欧锦棠今年出版的「哲·拳背后」,聊的是关于李小龙一些事迹的相关考证,这本书作为我后续更新李小龙相关博文的支撑材料;另外有一本「左文右武中师父」,这本书是以口述形式聊刘家良的电影。目前我是看一部刘家良的电影再去读书中对应的章节,后续也是为我更新香港动作电影相关博文做一些参考。今年国外的李小龙研究者John Little也出版了一本关于李小龙战绩考究的书籍,Wrath of the Dragon: The Real Fights of Bruce Lee,因为还没有翻译成中文,读起来还是有点吃力。不过我很佩服他能够搜集这么多详细的资料,这本书也是近期主要在看的。


3. 2023之影视

“我有九种方法看视频,九种!”

从今年开始我订阅了Netflix的会员,价格相比国内的视频会员肯定是贵了不少,但胜在资源比较丰富,质量也相对来说比较高。所以今年电视剧基本都是在Netflix上看的。相对来说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是「海妖的呼唤」,严格意义上这属于一款生存类综艺节目,让不同职业的女性在海岛上生存下来。整体的剪辑节奏非常好,让人有一口气刷完的冲动。不过这类节目看一遍就行,当我尝试看第二遍的时候,会发现一些刻意制造的悬念,显然不如第一遍的时候让人紧张。推荐没有看过的可以尝试看一下。

巾帼不让须眉!

差强人意(还算令人满意)的有「今际之国的闯关者」。这部剧改编自同名漫画。我很早之前就对这部漫画有所耳闻,以为它是类似于赌博默示录或欺诈游戏这种类型的斗智漫画。在看了电视剧之后,才发现这里的斗智成分太少,有些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题目硬是拍成了一集的体量,所以这部剧整体没有达到我的预期。不过最后一集里镜头的切换倒是让我感觉还有点意思,有机会再准备看一下原著,听说原著跟电视剧还是有些区别的。

water_chicken

这么可爱一定是男孩子

今年比较意外的是「航海王」,原本我对这种漫改作品没什么期待,但看了一集之后觉得莫名带感,也没有太多违和感。所以趁着暑假期间跟家人把这部剧全都刷完了。

比较失望的是「性爱自修室」,作为最后一季,首先不谈主演年龄与角色形象之间的不匹配,我最不爽的地方是这部剧里LGBT的内容为什么要这么多。所谓性少数群体不是应该少数吗,怎么搞得里面性取向正常的人反而成为了少数群体。实在接受不了。

今年看得最有意思的动画是「拳愿阿修罗」。记得第一次看是在2019年刚毕业的时候。今年这部动画更新了第二季,作为伪格斗迷的我那肯定是必看的了。为了接上剧情,我又从第一季开始重看了一遍。看完了还不过瘾,再去B站找相关动作解说。拳愿阿修罗在动作上还是比较写实,更偏向于现代MMA的打法,综合各种打、摔、投、锁各种技巧。尤其加奥朗对加纳咢的这场值得反复观看和学习

rtendo

拳愿阿修罗的设定中,每个斗士都代表一个公司出战。猜猜这位肥宅代表的公司是谁

今年最有意思的电视剧是「假面女郎」,说实话我一开始是没打算看这部剧,因为不管是从预告还是封面,我都以为这部剧是一部狗血爱情电视剧。实际看过之后,才发现这是一部浓厚朴赞郁风格的复仇电视剧。里面有太多镜头让我想起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而这部剧里各个演员的演技也十分到位。有机会我还想再重温一遍。友情提醒:该剧包含大量血腥镜头,只适合18岁以上成年人观看。

除了电视剧之外,今年在电影院看了两部电影。一部是「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跟家里人一块去的,算是我第一次跟家里人还有亲戚一起去看电影,而且看的还是动画电影。另一部是「奥本海默」,第一次见识到国内神奇的过审手法。以前我以为是剪刀手,现在才知道是裁缝师。看奥本海默的全程我都充满了疑惑,前半段在猜这个演员是不是小罗伯特·唐尼,后半段在猜那个演员是不是马特·达蒙。还有,那个倒计时用的辉光管挺酷的,我也想搞一个。

Oppenheimer

倒计时,10

时间飞快,想起来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饱受感染新冠的折磨。今天去食堂吃饭的时候,看到路上贴着的“保持两米距离”的字样也已经变得模糊不清,食堂桌上印着的“用餐保持距离,建议打包”的标签也褪去了原本的颜色。这或许就是时间经过留下的印记。与其说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不如说我们生活在时间里。对于时间本身而言,它或许没有年、月、日的概念,只知道将我们每个人不断向前推进,并改变着我们的模样。而我们之所以使用年、月、日为时间进行度量,正因为时间对我们来说是太容易被忽视的存在。所以我一直想记录着什么,不管是以周为单位,以月为单位,还是以年为单位,我希望能一直记录下去,直到时间在我身上停止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