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则昃」出自易经,
昃
,意思就是太阳到了西边。「日中则昃」简单意译就是“过了正午,太阳就会下山”,反映的是一种大自然的规律。现在也被解读为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等含义。曾文正公也曾借用这句话,告诫后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乃是人生最佳境界。作为这期的标题,其实没有特殊的含义,就是想说,“鸽了这么久,我又更新了”。
1. 聊聊游戏媒体
《奇迹!》
19年E3的时候,我曾吐槽过国内某些媒体业务能力不行,在直播直面会时很多游戏都认不出(详情见短锄栽花)。当时我还推荐了一些国内专业的游戏媒体,比如机核,游戏时光等。结果去年的「最后生还者 第二部」的评测,导致国内一批游戏媒体的公信力崩塌。我想是时候重新聊一聊游戏媒体的话题了。
游戏媒体评分与用户评分之间的分歧很早就有,比如日本的FAMI通杂志曾经给「JOJO奇妙冒险全明星大乱斗」给了满分的评价,导致FAMI通被冠以「塞钱通」的称号。这次的最后生还者事件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要说索尼会塞钱给游戏媒体,这点感觉不太站得住脚。反之游戏媒体巴不得通过这款游戏来拉拢与索尼的关系。鉴于最后的生还者第一部的成功,游戏媒体需要通过吹嘘第二部来彰显自己的权威。一旦在游玩过程中出现自己不舒服的地方,测评人也会认为不是游戏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毕竟这是「最后的生还者」系列啊,没有理由不给满分”。外部需要巴结索尼,内部认知失调,最后导致在评语上不断加码,你来个“电子游戏的奇迹”,我来个“世不二出”,结果就越来越离谱。
接下来就我这几年自己的使用情况,聊聊我对这些游戏媒体的印象:
- 游戏时光,最早接触游戏时光是从电台开始,大概从19年买了蓝牙耳机之后,我就开始利用路上的时间听一些电台,其中听的最多的就是游戏时光和机核。游戏时光网站我也有注册,但使用并不多。游戏时光的资讯内容大体比较靠谱,通常没有时间看发布会的话,我会选择去游戏时光网站看他们的总结。游戏时光与国内唯一的游戏纸媒UCG渊源颇深,可能是受纸媒时代抢夺「游戏命名权」的影响,游戏时光中收录的游戏名称会特立独行。比如Splatoon被翻译为色彩喷射团,蔚蓝被称作蔚蓝山,合金装备一定写作潜龙谍影。我就不吐槽类似「跳出来,动物之森」这样的译名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游戏时光的电台。最早我听的电台是雷电和大力主持的,后来大力和雷电相继离职,赞恩、EK、罗斯特开始接手,到现在罗斯特成为电台核心。这些人对我来说就像老朋友一样。我最喜欢听的反而不是游戏相关的内容,而是他们自身的经历。在此特别推荐「我是如何成为游戏编辑的」系列,例如我最喜欢的大黄鱼赞恩这一期。
- 机核网,也是与游戏时光类似,最早从电台开始接触。与游戏时光的电台不同,机核电台中的主持人会给人一种距离感,或者说让人感觉不够接地气。机核这两个字一开始就给人一种硬核的感觉,而机核网中的文章也是偏硬核向的。包括机核电台,如果去机核网站收听的话,会给出一个时间轴,其中列出一些名词的解释。机核网讨论的不止游戏的话题,还会讨论动画、漫画、文学之类的内容。电台部分推荐Gadio Pro,比如讨论动森中的狸语,Rougelike的讨论,有兴趣都可以选择听一听。
- 游研社,非常喜欢他们的B站视频,尤其红白机系列可以说唤起了我童年的记忆。除此之外社长聊街机系列也是我特别推荐的。
- INDIENOVA,这个网站主要集中讨论独立游戏,可以看到一些开发者设计游戏的思路,以及一些独立游戏的开发秘闻,总体质量是比较高的。
- Gamker攻壳,聂胖的就知道玩游戏系列是国内少有从游戏设计角度来鉴赏游戏的节目。看到聂胖我想到的就是硬核、专业、有深度。不过最近的翻车也让他们的专业受到质疑。
- STN工作室,我之前就批评过STN不专业,不过经过这两年我决定将这句话收回。因为他们从未标榜自己是专业的游戏媒体,我更觉得他们是整活媒体。不要误解,我也很喜欢看STN的节目,每期STN快报我也会点开听一听,乐一乐,权当娱乐罢了。至于说O屎说系列,算了。不过我特别喜欢他们的STN剧场,可惜这个系列没有继续做下去。
国内一些游戏自媒体,我比较推荐宋少弘,游戏播报君控控,crazyjojo,前UCG编辑老胜。至于国外的游戏媒体,以后有机会再聊,先写到这里。
相关材料:
属于电子游戏的奇迹|机核
《美末2》下的媒体众生相|游戏今日谈
那些B站游戏区的宝藏UP主们
游戏杂志都去哪了
2. 童年阴影
盘点给我留下阴影的影视剧
最近偶然翻到「一眉道姑」的视频片段,瞬间勾起我童年时期的回忆。我记得那时候我还是小学三四年级,我大哥和老表喊我们几个兄弟一起去看片。当时比较流行VCD,而租赁VCD的店就在我老表家隔壁。我大哥几个人挑好了光盘之后便带上我们几个人去一个堂弟家二楼,准备完毕后,拉好窗帘便开始了看片之旅。当时年少的我还以为是什么刺激的影片,要不然大白天拉什么窗帘。结果一开场就把我吓懵了,我永远忘不掉一个女鬼在厕所里一层一层撕烂自己脸的画面。还没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已经受不了然后找了个借口回家。
这件事给我的童年留下了很大的阴影,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不敢一个人去上厕所。直到今年一次偶然机会看到B站奥雷的恐怖电影解说视频,才知道那时候看的电影的名字就叫做「一眉道姑」。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无处不充斥着粗制滥造之感,而且标题也有蹭「一眉道长」之嫌。由此我想到一系列童年阴影,虽然时隔那么多年,现在想起依然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2.1 蜜里逃生
噩梦的开始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制作技术不成熟,我一直觉得小时候给儿童看的动画或儿童剧总透着一股Cult气息。动画如「月亮街」,虽然小时候看不懂,但不至于说会做噩梦。真正让我饱受噩梦折磨的是这部儿童剧「蜜里逃生」。这部儿童剧剧情也很简单,就是将一个熊孩子变成了蜜蜂之后在蜜蜂王国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每次看完晚上必然会做梦,梦到自己也变成了蜜蜂,然后被一群屎壳郎折磨。
现在这部儿童剧在B站也可以免费观看,不过观看的人并不多,反正我是没有什么情怀再去看一遍了。
2.2 力王
讲道理,这部电影在香港可是被分为了III级
2000年前后大陆市场上充斥着各种盗版香港电影,而卖碟的老板也不会管什么分级之类的,只要保证不把含有色情的VCD拿到台面上卖就行。有些电影因为太暴力也被分为了III级,但这类电影却可以放在台面上卖。樊少皇的「力王」就是这样一部电影。我很难描述这部电影对我的心灵造成了多大的震撼,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自行搜索电影截图(注意做好心理准备)。盘肠大战在这部电影里都只是小场面,剥皮,剖腹,断头,绞肉,吃刀片在这部电影里都只是开胃菜。
我虽然是一个动作电影爱好者,但我并不喜欢这种直接渲染暴力的影片。借用李小龙的话来说,“我不赞成渲染暴力,我认为渲染暴力是不健康的。如果一个人在打斗中喉咙被割破,观众不应该看到他沾满鲜血的喉咙。…………另一方面,我不认为人们应该使用暴力和侵略作为电影的主题,美化暴力是不好的。”当然如果把这部电影限制成年人观看是无可厚非的,囿于当时环境因素,我们在错误的时间接触了错误的电影,这也给我造成了不可逆的心灵创伤。
2.3 千人斩
神魔混战,越来越离谱
千人斩,咳咳,别想歪了,不是你知道的那个千人斩,而是一部台湾的神鬼题材电影。这部电影也是小时候在家看的VCD光盘,演员阵容可以说非常豪华,像有王祖贤,钱小豪,午马、王小凤。我印象深刻的有这样几个画面,第一个是拿着头的女鬼,然后嘴里还念念有词“还我头来”;第二个是卖人肉包子,然后在吃包子的时候吃到人的牙齿(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人肉包子的概念);第三个是会飞的鬼头,尤其这个场面,一直到我高中的时候,在一些夜黑人静的夜晚,我还会害怕突然有个鬼头从窗户外飞进来。
除了以上这些影视作品,还有其他的童年阴影,比如阴阳路系列里的罗兰姐,状王宋世杰2里招魂的场景,王晶拍的「凶猫」,「俾鬼捉」的开放性结局,「唐山大兄」中冰里藏尸等等,怕是得单独开一篇杂谈才能介绍完。回忆起这些往事,除了会唤起内心恐惧之外,还让我想起童年自由自在的岁月,那些与村里小伙伴偷偷看碟的时光(虽然看的基本都是鬼片)。现在能找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看个电影,已经是一件可望不可求的事情了。
3. 马探长与驰子
一个猎奇电台
近期推荐一个电台,马探长与驰子。最早发现这个电台是因为在看了「龙虎武师」之后,想找个电台听一听别人的评论。在一番搜索之后,我发现讨论这部纪录片的电台非常少,只有硬核电台和马探长与驰子有讨论。在听了这期节目之后,我又陆续听了他们的「超·流行文化」系列,之后一发不可收拾。马探长和驰子两个人搭配非常默契,听他们的电台仿佛在听相声一样,在节奏上把握得非常好。而且这两位与我年龄相仿,同样喜欢港片,喜欢粤语歌曲,热衷猎奇事件,在一些事情上也有相似的认知。除了电台之外,马探长也有自己的公众号与B站视频帐号,唯一的缺点是他们更新太慢了。
4. 鱿鱼游戏
○✕△□
近期看的电视剧并不多,除了「性爱自修室 第三季」,就是最近大火的「鱿鱼游戏」。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个智斗漫画迷,所以这次我完全是冲着游戏部分来看的。看完之后多少有些失望。
首先避不开的一个话题是鱿鱼游戏有没有抄袭。我认为远远够不上,但借鉴是很明显的。我觉得这部剧的导演至少看过「赌博默示录」、「欺诈游戏」以及「诚如神之所说」这几部漫画,刚好这几部漫画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有的甚至不止看了一遍。说几个我个人感觉可能借鉴的部分。
第一个游戏「1,2,3,木头人」借鉴自「诚如神之所说」,但由于设定不同,剧中采用狙击手爆头的方法未免太不现实。倒数第二个游戏将人看作马则是明显借鉴「赌博默示录」的第二个游戏,核心表达内容也是很类似,只是落实到具体游戏设计会有不同。「赌博默示录」中的设计让人感到心理上的绝望,最后打开窗户的一刻是画龙点睛之笔,直接把绝望拉满。「鱿鱼游戏」中更多为了凸显人性的黑暗面,将男二的黑化推向高潮。第三点人物蒙面的设计,尤其最后几个VIP的面罩,会让我不由想起「欺诈游戏」,当然二者风格完全不同,「欺诈游戏」中的面罩是以不同花纹组成,「鱿鱼游戏」中则是用索尼手柄的按键以及动物生肖作为面罩。
正如我前面所说,在智斗层面这部电视剧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惊喜(或者说几乎没有涉及智斗),它更偏向于大逃杀的部分。尽管没有特别惊艳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包括几位角色的塑造。希望以后会有优秀的智斗类电视剧,不过我更担心的是现在观众心态太浮躁而看不下去。